首页 >> 彩虹鳥蕉

安徽山川增绿扮靓美丽城市全省每年造林200万余亩樱草杜鹃

华凯农业网 2022-07-07 18:33:18

安徽:山川增绿扮靓美丽城市 全省每年造林200万余亩

12月10日消息:初冬的阳光洒在江淮大地上,从淮北到江南,从大别山区到皖东丘陵,广大干群正在如火如荼地造林整地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,激发干群植树造林热情,各地全力投入千万亩森林增长建设中。从2013年起,全省每年造林200万亩以上。到2016年新增森林面积1000万亩,森林覆盖率达到33%,全省林业总产值实现2000亿元,让更多的地方因林而美、以林致富。

工程启动后,安徽省各地迅速拉开了造林整地战场。截至12月8日,全省已完成整地186万亩,占年度计划286.35万亩的65%。在前所未有的造林任务面前,树往哪里栽?树该怎么栽?日前,记者走访天长、来安、南谯等地的造林现场一探究竟。

树该怎么种?——结构调整与示范带动并重,调动农民积极性

“主攻丘陵、巩固山区、提升平原”,是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分区突破策略。地处江淮分水岭的滁州市4年内将造林251万亩,作为全省任务最重的市,今冬整地也走在全省前列,目前该市已完成整地35.7万亩,占年度任务的63.6%。

11月29日,记者来到南谯区章广镇马厂村,村民们说,山岗地种庄稼总是五天一小旱,七天一大旱,改种树木不怕旱。64岁村民武道成花3000元购买的1000棵齐肩高的已经定植成活。在徐照东等5名造林示范户带动下,该村广栽花木摇钱树,3000亩枫树特色产业园一个月就完成了整地任务。此前,章广镇召开关于退耕还林议题的村民户主大会,一呼百应,一次性流转了3000亩。“远远超出预期!”镇党委书记丁伯让不禁信心倍增,“只要群众真心拥护,真正做到示范引领,再难的事也会有办法。”

滁州市挖掘8类造林空间指点“树往哪里栽”:沿高速铁路、公路和国省道的长廊及“村村通”道路可拓展绿化面积42万亩;通过政策撬动,示范引导江淮分水岭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可退耕还林23万亩;结合新农村建设,规划美好乡村环村绿化带造林空间逾65万亩。此外,农田林网,水库水位变幅区和护堤护岸,城镇规划区也有很大的造林绿化潜力。

把承包到户的土地腾出来造林,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,让农民自主决策。滁州市通过广泛深入宣传,让森林增长的意义和党的惠民强林政策家喻户晓。通过“企业+基地+农户”、“示范户+农户”、成立合作组织等形式,把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,与调整农业结构、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,与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相结合,因地制宜组织土地流转,大兴植树造林。

“今年秋天把山脚下的12亩承包地流转给了造林公司,但屋前还留下2亩我自己种树。”11月28日下午,在来安县施官镇张储村村头,记者遇见了63岁的村民杜长远。村后的千亩红叶冬桃示范基地正在建设,眼看着偌大的挖掘机昼夜整地作业,原先低产的坡岗地里栽下一行行稀有桃树;眼看着道路、沟渠修到村头又向山头延伸;眼看着一批批客商纷沓而至……杜大爷和村民们一样都心里敞亮了:“我相信政府,相信合作社,支持植树造林。”

“把水留住、把树种上、把路修通、把结构调优、把农民收入搞上去”,江淮分水岭地区群众多年的幸福梦,透过一个个森林增长示范基地越来越清晰。

林农如何致富?——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,发展现代林业

安徽省各地千方百计鼓励农民从生态建设中增收致富,推动了一大批林业生态工程加快建设。“政府号召退耕还林发展麻栎生产,正合群众心意,两个村民组236户村民全票通过。”在南谯区施集镇大林村,1500亩麻栎造林基地已全部深翻、整平。指点着夕阳下连绵起伏的丘陵,村支书陈自平开心地说:“咱这里是黄粘土,干旱瘠薄,种别的都不成,只有麻栎树容易种活、长得又快。”村民们接过话:“这麻栎条年年砍年年发,年年都卖钱,就像摇钱树”。

栽好树仅是第一步,还要做大产业,增强竞争力。“要把全国最大麻栎人工林基地的牌子打响,实现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三统一。”南谯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张金柱介绍。近日,法国BV认证机构刚完成对昌春木炭专业合作社红琊山林场的9000亩麻栎人工林FSC森林认证预审,近期有望拿到国际市场的通行证。麻栎护坡、保水和保土,是生态防护好树种,用途很广,经济价值高,在江淮及沿江丘陵地区有1500多年历史,政府提供种苗扶持、建立市场渠道和技术服务,越来越多的群众优化种植结构发展麻栎。

投资造林可以一举多得。“造林绿化建设美好生态,是企业应尽职责。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,树立品牌形象,更是企业长久发展之计。”省级龙头企业天长市谷丰粮食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强说。前不久,该企业投资70多万元,围墙外和厂区内统筹规划,打造式“生态工厂”已具雏形。

“不仅要把树种好,更要把树种得合适、美观、有效益。”围绕兼顾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指导方针,各地通过出台大力度奖补政策,调动各方力量参加造林绿化。合肥市2013年安排近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造林奖补;淮北市每年安排财政专项3000万元支持石质山造林;滁州市财政安排5000万元奖补资金并逐年增长;天长市财政每年拿出4300万元;全椒县出台“十大优惠政策”,扶持造林和育苗,鼓励发展林业“三产”。

机制怎样变活?——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并重,汇聚森林增长合力

“我们看好安徽的林业发展潜力和市场辐射力。”来自江苏吴江、投资5000万元打造森林长廊、建设2000亩林苗两用林的苏苑园林建设公司是天长市大通镇招商引资企业,公司负责人姚国强说:“安徽鼓励造林的政策让我们增强了信心,我们在这里造林的规模还会扩大。”在加大森林增长工程扶持政策的引导和各地精心组织下,各方力量积极汇聚到森林增长工程建设。

“经济发展、物质丰富并非幸福生活的全部,生活在满目葱茏、鸟语花香、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里,显然更幸福。”对此,天长的企业感触更为深刻。天长市连续12年荣获安徽省“综合十强县”称号,森林覆盖率却居全省各县之末。实现科学发展,必须消除“生态短板”,提升绿色发展理念。该市把境内四条主要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制作成“纪录片”,把沿线企业负责人召集起来观看讨论。企业家们坐不住了,半个月不到,沿线所有企业争先恐后投入森林长廊建设。

合肥、淮北、宿州、阜阳、六安、宣城、安庆等地都纷纷出台优惠扶持政策,坚持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并举,科学规划实施森林增长工程。滁州市林业局局长吴胜智说,造林要坚持绿起来、美起来、富起来同步走,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,林业发展就会有持续动力,以往一些地方造林后又毁林开荒的覆辙不能再走了。

“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前景,生态文明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。加快森林增长打造美丽家园,是大家的共同期盼,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。”省林业厅厅长程中才表示,将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部署,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搞活造林机制,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的积极性,共同打造生态强省,建设美丽安徽。目前,各地通过深化改革,实行生态建设产业化、产业发展生态化,用发展产业的形式来建设生态,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,加快森林增长工程建设。

弘扬愚公精神打造生态安徽

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,森林是最重要的生态产品。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“五位一体”的战略层面,安徽省加快山川绿化,建设现代林业,在历年来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坚实基础上,迎来了良好的机遇。启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,大力推进植树造林,对于打造生态强省、建设美好安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各级党委、政府要坚持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主攻丘陵,提升平原,巩固山区,创建一批森林城镇、森林村庄、森林长廊。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,创新林业发展方式,充分调动全社会植树造林、绿化江淮的积极性,切实形成关心支持林业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合力。要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,咬定青山不放松,一任接着一任干,在工程实施过程中,走出一条加快林业转型升级和改善生态、改善民生的新路子,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,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绿水青山。

咸阳治疗甲状腺癌的医院

周口治疗包皮过长医院哪家好

怀化看阳痿要花多少钱

上海治白癜风专病医院

北京治疗耳鸣哪家好

友情链接